吴维海: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应聚焦十大痛点

来源:国合研究院 时间:2024-02-17 浏览:

“十四”期末及“十五五”时期,我国入重大变革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韧性十足,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面临诸多的挑战国合院认为,国家和地方的“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应聚焦大痛点:

一是,美欧扼制中国战略与我国外贸突围的具体策略问题。美国遏制中国及欧盟等国的经济金融政策跟进,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开放与出口贸易。《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对中国经贸国际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不确定性影响。

二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高质量发展问题。我国经济结构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科技、低能耗产品偏少,生产产品的单位能耗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服装等初级加工与传统产品的产业链从我国向印度、越南等国家转移,加大了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难度与压力。

三是,政府债务化解与金融风险防控问题。地方政府债务相对偏高,债务到期偿还的难度大,保工资、保开门、保就业等实际需求亟待破解。一些城市债务较高,金融风险加大,钢铁、化工、轮胎、冶炼等传统工业金融流动性风险仍存在。如何化解政府债务、优化融资结构等是个难题。

四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共同富裕问题。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深水期,粮食安全刚性管理与政府补贴偏低的矛盾加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与利益如何保障?村庄撤并后的农业种植养殖难题、城镇楼房居住的高成本,以及人均过低的农地、集体经济偏弱等,与农民共同富裕的矛盾如何化解?

五是,零碳试点(双碳示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总书记与国家大力推动双碳战略,3060目标的现实压力、欧盟收取碳关税的现实威胁,国合院倡导推动的百城千企零碳行动促进了全国的零碳试点,零碳试点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如何化解衡?零碳试点的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如何实施?亟需研究与破解。

六是,投资预期偏低与民营经济生存困难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等投资信心不足,招商难,民营经济生存困难,大量民营企业破产,国家强制注册资金实缴政策的实施等加大了民营经济的经营压力,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公平公开竞争与国企的差异化、和谐发展?如何提升外商投资的信心等,亟需破题。

七是,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地方政府财政刚性开支大,财政收入不足等困境,亟需增加税收等予以解决。同时,乡村就业、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等向城镇集中,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婚姻择偶的楼房化、汽车化、物质化等,倒逼农村年轻人进城买房生子,父母被迫补贴子女购房资金与进城看护孙子孙女,加大了青年农民外流与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等现实问题,加大了乡村空心化、老龄化、贫困化等风险。

八是,政府信用重构与市场公平公开问题。当前各类拖欠严重、政府债务规模大且政府失信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企业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司法信用等,形成了较大的债务链、三角债,导致了一些企业破产与行业失信等,对建设信用中国、信用城市非常不利。同时,民营经济在融资、工程、科研、市场等方面处于不公平、受歧视的状态,国企央企凭借国有信用获得了大量工程、项目、资金、人才与市场等,加上疫情影响、电商、抖音等野蛮生长及行业监管政策不均等,加大了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生存的难度,这一矛盾必须解决。

九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质生产力提升问题。我国钢铁、石化、服装等行业、酒类、电器等传统产品规模大,国内购买力相对不足,出口导致欧美国家遏制,以及高精尖产品与科技成果受到美国、日本等封锁的影响,我国国际分工被动脱钩的风险加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竞争、新质生产力等软实力亟需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与市场受制于人的现实如何突围,考验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慧与战略定力。

十是,“三座大山”松绑与提振“三驾马车”发展动能问题。当前,城乡居民身上承载了太多的成本与压力,使得多数人不敢消费、无能力消费、不愿意消费,而且对未来支付、生活保障能力等存在担忧。“三座大山”主要是较高的教育医疗费用、长期偿还的住房贷款、尚不健全的养老托幼体系;如何通过劳动力二次分配、教育医疗的公共承担、住房价格的改善与租赁房屋的保障,养老托幼服务的社会化,逐步或彻底释放生存压力、住房压力、老幼压力,让资金更多的用于流通与消费,让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二次启航,再次爆发新动能,为中国经济破解十大难题,为共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为突破美国等经济金融的岛链封杀而扬帆起航,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