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合研究院 时间:2024-05-13 浏览: 次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新质生产力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央文件、工作会议中。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了无可争议的“C位”热词。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时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首要任务,显示了国家对提升经济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高度重视。这预示着未来中国的政策制定和经济战略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那么,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是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其“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其“质”主要体现为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关键主要是面向新兴领域,面向未来产业,着力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先理清中国生产力概念变迁史,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的演变机理,把握历史大势,才能透彻了解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和战略主动性。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中国生产力概念变迁的几个重要阶段:
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生产力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力,即土地的生产能力。封建社会生产力以土地为财富的标志,将大量劳动力以农奴的形式束缚在土地上,通过对这些劳动力的控制和剥削获取剩余价值。这一时期,生产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近代工业化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内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始接触并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生产力的概念逐渐扩展到工业生产力。这一时期,生产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生产力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意义,逐渐演化延伸出科技、教育等多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口号,强调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一些国内学者就如何实现生产力由旧质向新质转化的思考提出“新生产力”概念。生产力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扩展,开始强调市场经济体制、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国际化。这一时期,中国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鼓励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增长,特别是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概念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倡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式提升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赋能综合实力的跃升。
2023年,全球经济逐渐从新冠疫情、局部冲突等负面阴霾中缓慢复苏并展现出韧性。世界各国为了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夺产业主导权,都在积极找寻推动先进生产力质态的发展,以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概念,在新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国家新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指导。在这里就科学发展新质生产力,梳理出几点个人粗浅的想法,仅供参考:
防范统一发展的认知偏差,坚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新质生产力经历了从“加快形成”到“加快发展”再到“因地制宜发展”三个层级的递进和深化。从纵向进步来看,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明确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此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链的高级化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提高了产业整体竞争力。关键核心领域上的技术突破也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
但横向上各地区的区域异质性和发展不均衡问题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挑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论述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强调了发展策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各地经济发展的各大领域都应该根据自身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各地的发展活力,实现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和均衡。目前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各地立足实际结合自身已有资源提出各自的发展规划。例如,除上海、北京等直辖市外,排名靠前的广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湖南、浙江、福建等工业强省,依托于较为完善的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势,通过自我强化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在新质工业方面的优势地位,成为推动中国新质工业发展的“头部省份”。
防范一味追新的认知误区,坚持“产研融合”,打破“孤岛”现象,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创新依托于产业这个载体。产业不仅是创新的结果,也是创新得以持续和深入的基础。离开作为载体的产业,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遵循现代科技创新向生产力转化的规律,进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升级与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一观点强调了科技进步和工业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将科技创新成果有效地融入产业链,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验室是技术创新的摇篮,但真正的技术成熟和应用价值是需要在实际的生产和市场环境中得到验证。实验室研究往往关注理论和原理的突破,而实践应用则要求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只满足于停留在科研层面上的“重大突破”,不去实践应用中试水试错、锤炼提升,就很难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这个过程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合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市场机制等推进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具体而言,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项目,通过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智库机构要为企业提供决策建议、市场分析和战略规划,以便企业更好地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节奏。在中间端,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如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支持。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需提供技术评估、专利运营、市场对接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门槛和风险。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为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措施。在需求端,建立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竞争有序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体系,便于更好的实现产需对接。通过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防范新旧对立的认知陷阱,坚持固“本”拓“新”,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重要性。地方政府在各自的工作报告中反复提及“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各地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和积极探索。但在部分地方政府经济规划中,开始偶见“传统落后产业”等表述方式,传统产业与低端产业、落后产能概念的界定也被进一步模糊。互联网、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成为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青睐对象,传统企业的优先级在不断下降。在这种新兴产业就是先进、传统产业就是落后的认知误区和市场驱动下,传统企业面临着市场萎靡的压力和转型升级的风险。
引用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第十届财新峰会上的发言:“各地区不应该一窝蜂地去发展新产业,也不应该一刀切地去关闭、退出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直接的经济贡献上,更在于其对整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相反,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升级,实现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保护传统产业并不是对立冲突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我们要以全面、辩证、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也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在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转型、低端产业向高端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长短结合、稳扎稳打的策略。这样,既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明明 中国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秘书长 实习生商雨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