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合研究院 时间:2020-03-01 浏览: 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现已上升成为重要的国家区域战略。不可否认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然存在较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在以创新驱动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还无法满足其战略定位需求。
具体来看,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存在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1、黄河流域总体创新活力不足,核心支撑要素支撑不够。创新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核心要义。但是,黄河流域在这方面与长江经济带相比较为明显的差距。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研发总投入占全国的56.8%,专利授权量占全国的62%;国家在长江沿线先后部署了上海张江、江苏苏南、武汉东湖、长株潭、重庆、成都等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而反观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研发总投入只占全国的23.7%,研发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专利授权量仅占全国的24%;只有甘肃兰白、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这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见黄河流域在科技创新活力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2、黄河流域缺乏强劲的龙头带动和核心发展轴。黄河流域虽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例如济南经济圈、中原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等,但与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城市群等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对黄河流域整体的创新驱动的辐射能力有限,难以成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增长极,短期内也承担不了带领黄河流域参与全国甚至全球分工与竞争的重任。长江以上海、杭州、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为核心,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了沿江绿色发展轴。而黄河通航条件有限,流域交通连接主要是靠公路和铁路连接,没有形成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也没有形成更密切的经贸区域协同体系,因而没有形成支撑整合黄河流域发展的经济轴线。
3、黄河流域缺乏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通过对黄河流域的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较弱,尤其是省域之间联系更弱,同时体现出来的是,缺乏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区域合作与分工。科技创新要素的联通效率不足,存在竞争同质化、发展程度不高等问题。既缺乏区域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要素、政策的协同,也缺乏与国家其他区域战略在产业专业、人才交流以及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
为了扭转黄河流域整体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局面,沿线各省市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和合作,统筹科技创新核心要素,同时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共同提升黄河流域整体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国合研究院给出如下具体建议: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流域协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抓紧开展顶层设计。下一步,要对标对表长江经济带,尽快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科技创新专项发展规划;同时,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另外,构建政府协同合作、企业主体深度参与、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第二,加强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引领。探索在黄河流域重点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统筹沿线各城市创新能力,合理协调整合创新资源,重点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提升黄河流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并通过上述平台汇集各类高层次人才。
第三,以更高标准实施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流域内、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资源。探索建设沿黄流域重点大学的国际校区,成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汇集全球创新资源。同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对接沿线各国家产业转移、技术引进与合作、人才互动,建立培训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培养人才。
第四,构建黄河流域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上中下游的区域创新协同,统筹协调各区域的技术创新主体,建立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创建能够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创新资源集聚区,系统推进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研究推动形成河南、河北以及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对黄河流域的龙头带动作用。
第五,促进黄河流域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瞄准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黄河流域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加快升级改造,提升包括煤炭、钢铁等在内的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建设、结构优化和绿色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快5G网络部署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充分利用信息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第六,推动从“数字黄河”到“智慧黄河”转变。“智慧黄河”是在“数字黄河”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愿景,要在“数字黄河”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宽带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智能管理,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辅助决策建议,使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方案制定、综合决策、应急指挥等业务工作更加精细、动态、智能,提升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加强系统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系统建设,实现黄河水沙情势可感知,资源配置可模拟,工程运行可掌控,调度指挥可协同,基本满足治黄现代化的要求。